從肩頸痠痛到找回線條身形,30歲前的自我轉型計劃

從肩頸痠痛到找回線條身形,30歲前的自我轉型計劃

一位熱愛按摩工作的泰式放療師——曉華,如何在身體出現警訊的時候,透過體重管理計畫瘦身6.5公斤、體脂減少7.8%,打造出更有力量與線條的體態,邁向屬於她的健康事業。

減重動機:肩膝痠痛與家族三高,30歲前的深刻省思

曉華是一位有著7年半經驗的泰式放療師,每天的工作總是以跪姿為主,幫助顧客放鬆、舒緩,但長期下來卻讓她自己飽受肩頸痠痛與膝蓋不適的困擾。

在邁入第七年的某一天,她突然問自己:「我50歲還要繼續這樣接客人嗎?」

再加上家族遺傳的三高體質(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肥胖),她一直維持在56~58公斤,雖然兩年來都有運動,但總覺得沒有真正瘦下來「也許在緊實一點會更好」這個念頭有過但也只是想一想,從來沒有認真執行也找不到衝勁

而當一位顧客說出:「快30歲了,要找的不是工作,而是事業。」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她的心。

她開始認真思考:「有沒有一個可以幫助我兼顧健康與收入的機會?」

在深入了解教室的經營模式後,她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——加入體重管理計畫。

減重過程:從學習營養到落實日常,重新認識自己身體的轉變

一開始曉華坦言自己對營養一知半解,但在教練的引導下,她逐步學習如何正確搭配營養與運動。

她說:「我過去7年半都沒學這麼多營養知識,現在總算明白為什麼我以前瘦不下來了!」這次最大改變是透過教練的啟發,教練看到我有更多的可能性,鼓勵我參加比賽,藉此讓我找到動力而創造出這個超乎我想像的結果😆

透過每日的飲食紀錄、營養補給的調整、定期運動和體態追蹤,她開始看到身體的明顯變化。

不是突然暴瘦,而是慢慢地瘦得有線條、有精神。

減重成果:瘦下6.5公斤,體脂減少7.8%,擁有不是乾扁而是有線條的體態

三個月後,曉華成功減下 6.5公斤體重,更令人驚艷的是,她的體脂肪下降了7.8%!

她分享:「有均衡的營養加上運動,瘦下來不會太乾扁,而是有線條、有力量的身形。」

她不只改善了原本的肩膝不適,身體更輕盈、精神更好,也因為這份親身經歷,讓她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。

曉華的減重秘訣:持續學習+有系統的陪伴

不再憑感覺吃,而是學會吃對營養

有計畫的運動,不再盲目訓練

定期追蹤進度,保持成就感與動力

擁有教練陪伴,不孤單地面對每一次挑戰

結語:你也可以像曉華一樣,打造自己的事業與健康人生

曉華用她的行動證明:只要有目標、有方法、有支持,每個人都可以在轉捩點中,為自己的人生轉向。

她不僅找回了健康體態,更朝著「兼顧收入與健康」的理想人生邁進。

如果你也正在為健康、為未來苦惱,或許現在就是你的轉機。

📩 想參加下一季體重管理挑戰,或預約專屬瘦身計畫 👉 歡迎線上填表預約諮詢

服務項目:

>> 1. 飲食計畫 – 透過均衡飲食,達成體重管理目標(可遠距離)

>> 2. 飲食+健身計畫 – 80%飲食+20%肌力訓練

也歡迎現場諮詢(鄰近科博館在愛彌兒幼兒園對面)

Read more

自煮新手攻略:一個人住也能健康吃飯

自煮新手攻略:一個人住也能健康吃飯

很多人住外面會覺得:「啊~煮飯好麻煩啦,還是外食方便!」 但外食的問題就是——油太多、鹽太重,熱量常常爆表,久了身體負擔也跟著來 其實自煮沒那麼難!而且還有幾個超大的優點: ✔ 外食問題點:高油高鈉、難控制熱量 ✔ 省錢:一餐自煮平均下來,比外食便宜 20~30 元 ✔ 均衡:自己配菜,蛋白質、蔬菜、澱粉都能掌握 ✔ 安心:食材看得到,乾淨度自己決定 ✔ 懶人料理3種做法:冷凍蔬菜、一鍋到底、小份備餐 熱量 & 價格對比 例子一:外食便當 vs 自煮便當 * 外食便當:排骨便當 * 熱量:約 800~1000 大卡 * 價格:約 NT$90~

By weichou
颱風天吃泡麵不怕胖!健康泡麵搭配4技巧

颱風天吃泡麵不怕胖!健康泡麵搭配4技巧

颱風天是不是特別想吃泡麵?🥢 香噴噴、熱呼呼,一碗下去超療癒~ 但很多人一想到泡麵=高熱量、容易胖,就很糾結。 其實只要懂得搭配,泡麵也能吃得比較健康,不用有罪惡感! 🍜 熱量拆解 一般一碗泡麵(含調味包) 大約落在 450~550大卡 差不多等於一個便當! 所以,怎麼吃、怎麼搭配 就是關鍵 泡麵健康吃的 4 個小技巧 1. 加蛋白質 加顆水煮蛋、雞胸肉、豆腐、魚片,讓泡麵更有飽足感 2. 加蔬菜 青江菜、玉米筍、冷凍花椰菜都超方便,營養也更均衡 3. 減少調味粉 調味包不要全倒,減半就好,鈉含量直接少一半 4. 多喝水 泡麵含鈉量高,記得多喝水,隔天才不會腫腫的 立馬加官方line 可免費領取【

By weichou
為什麼節食反而讓你瘦得更慢?你正在燃燒肌肉,不是脂肪!

為什麼節食反而讓你瘦得更慢?你正在燃燒肌肉,不是脂肪!

你是不是也這樣? 「我吃很少啊,怎麼還瘦不下來?」 「體重有掉一點,可是整個人好像更沒精神、皮膚也變差?」 如果你長期節食,卻發現瘦得很慢、甚至反彈得更快——你不是一個人。 這不是你不夠努力,而是方法錯了。 🔥 真相揭露:你瘦下去的不是脂肪,而是肌肉 當你大幅度限制熱量,尤其吃太少蛋白質、又沒有肌力訓練, 身體為了生存,會開始分解肌肉當燃料,因為它保留脂肪是本能。 久了會發生什麼事? ✅ 體重掉了(但掉的是水+肌肉) ❌ 基礎代謝變低(身體進入省電模式) ❌ 體態變得鬆垮無力 ❌ 體脂比例反而升高 ❌ 一恢復正常吃,就「報復性復胖」 💡 節食不如「聰明吃」,讓身體願意燃燒脂肪 與其挨餓,不如教會身體怎麼用得剛剛好: 足夠蛋白質攝取(每餐含蛋白質) 每週2~3次肌力訓練,保留肌肉、提升代謝 熱量適度赤字(不是極端斷食) 睡得好、壓力低,荷爾蒙才會願意幫你瘦 📍減重不是挨餓,而是提升身體的燃脂效率

By WeiWei
體脂不降,可能是你吃得不夠!

體脂不降,可能是你吃得不夠!

減重不是挨餓,而是要吃對、吃飽、吃得剛剛好。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? 減重期間吃得超級克制—— ☑ 早餐只喝咖啡 ☑ 午餐少飯少肉 ☑ 晚餐幾乎不吃 結果體重卡關、體脂不降、甚至感覺更容易胖? 這不是你不努力,而是—— 你可能吃得太少,反而讓身體停工了。 ❗吃太少,身體會進入「節能保命模式」 當熱量攝取長期太低, 身體會認為你處於危機,進入省電模式(又稱「代謝適應」): 降低基礎代謝率(BMR) 減少熱量消耗 分解肌肉、保留脂肪 荷爾蒙失衡(尤其是瘦體素、胰島素) 📉 結果就是:吃很少卻瘦不動,還常常很累、很餓、沒精神。 ✅ 減重期間也要吃飽,但要吃「對的」 吃得少 ≠ 吃得好,減重的關鍵是「營養密度」與「熱量適度赤字」 你需要的是一份「讓代謝安心」的飲食模式: 📌 每餐有蛋白質:

By WeiWei